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已成为时下时尚的销售方式。 然而,直播电商成为用户流行的购物方式的同时,相关投诉也快速增加。 网红直播已成为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费者投诉。 热点之一。

《每周质量报告》2021 年 3 月 21 日

去年9月,扬州市民李先生在直播中看到一位主播在推销牛肉干。 主播介绍说,这款牛肉干产自内蒙古,选用的牛肉来自草原牛,绿色、健康、味道好。 李先生立即点击购买链接,以99元的价格购买了4袋牛肉干。

几天后,王先生收到了商家送来的牛肉干。 他立即打开包装尝了尝,却发现味道不对。 他怀疑牛肉干有问题。 王先生前往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小集派出所报警。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并将王先生购买的所谓“牛肉干”送往南京某食品检验机构。 检测报告上显示的最终检测结果为:未检出牛源成分、未检出猪源成分、检出鸭源成分。

根据线索,警方在苏州市沙家浜镇找到了该电商公司。 通过对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审讯,警方发现,这家直播电商在短短四个月内销售价值近800万元的假牛肉干,形成了完整的制售假货产业链。 2020年7月以来,一家电商帮助一家食品公司在网上销售所谓的“牛肉干”。 与该公司一起服务的还有一家成都传媒公司。 三个公司形成了食品公司生产、媒体公司推广、电商公司销售的合作模式。 这家直播电商的实际经营者是一名专业的“淘客”。

网红直播电商成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热点之一(图1)

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小集派出所民警乔鹏:淘客是一个中间人,专门做网店和网上厂家,加上网上促销员,负责联系这三者。 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厂家和公司的资源。 。

警方在进一步侦查中发现,从事网络媒体行业的彭某在案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策划了所谓牛肉干的视频包装,录制了主播的产品推广节目,在网上推广,在直播间里点赞。 “好吃”的弹幕也是提前安排好的。

目前,近20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调查中,记者发现与王先生遭遇类似的消费者还有很多。 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去年也查处了一起直播售假案件。

网红直播电商成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热点之一(图2)

“我穿的是一款阿迪达斯男款简约款,这款也是白色的……”近日,张家港市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称,凤凰镇一家针织企业内,有人在销售国际产品。通过网络直播。 知名品牌T恤每件仅需29.9元,并且免运费。 他们被怀疑是假货。 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检查。

在一间改造成临时直播间的车间内,执法人员共查获9件印有Burberry、Adidas、Gucci等国际知名品牌字样的T恤。 该卖家无法提供合法进货渠道,品牌权利人也未授权其销售服装。 其行为涉嫌侵犯注册商标权。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组织了一家云南特产店的直播消费调查。 这位主播正在介绍一款玛卡。

直播中,卖家声称这款玛咖具有补肾、壮阳、改善肾功能等多种功效,还建议可以作为保健食品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 但主播介绍的所谓功效并没有在产品的详细介绍页面上标注。 调查人员告诉记者,到达后发现,产品标签上注明玛卡是“初级农产品”,不是保健食品,包装上也没有注明任何功效。

网红直播电商成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热点之一(图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8亿,较2020年3月增加1.23亿,占网民总数的39.2%,66.2%的直播电商用户购买过直播产品。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主播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对产品进行虚假描述、宣传时使用绝对极端词汇、夸大产品功能和功效、选择性介绍产品、回避关键信息、展示、宣传等问题。销售量。 产品非正品、低价促销劣质产品、承诺的折扣赠品未兑现、诱导私下转让、网购协议中隐藏不公平格式条款、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本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收到“直播”投诉举报2.55万件,其中“直播带货”索赔占比近80%卖挂平台,同比增长357.74%。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就开始关注直播产品的质量问题。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国首次对直播销售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并邀请公证处进行公证。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处长朱炯辰: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较多质量问题产品的集中情况,我们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直播的方式进行了回应.com、天猫、拼多多、小红书。 对销售的服装、箱包、丝巾、丝被等产品,共抽查66批次,发现不合格15批次。 本次抽查不合格率为22.7%。 记者了解到,本次抽查查出的4家电商平台产品均不合格。 此外,抽查中还发现部分平台销售三无产品、不合格产品。 主要涉及色牢度、振荡冲击性能、使用说明等。

使用说明可以让消费者准确了解产品性能,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抽查发现该项目有8批次产品不合格卖挂平台,占不合格产品数量的50%以上。 这款售价2799元的女式黑色羊皮尖头高跟鞋的情况就非常典型。 鞋盒上只有商标,但没有型号、执行标准、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也没有三包规定。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处长朱炯辰:我们已责令电商平台及相关销售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部分不合格产品,并对库存和在售产品进行全面清理。 我们还将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相关经营者。

正是由于目前直播带货平台销售的产品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首次直播带货平台产品质量行政指导会。 来自字节跳动、快手、淘宝、小红书、京东、新浪、拼多多、蘑菇街、唯品会、看店直播等十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网红直播电商成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热点之一(图4)

315前夕,市场监管总局质监司组织部分技术机构,通过消费者抽样检测,对8家直播平台销售的产品质量进行摸底排查,涉及成人服装、儿童服装、儿童玩具。 抽查小家电、灯具光源、童鞋、成人鞋、家用纺织品、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9个产品共120余批次样品。 此次彻查结果显示,直播平台销售的大部分商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部分玩具、童装、灯具等产品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开展直播平台产品质量监管专项抽查。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加快完善相应的监管规则。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并公布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对当前“社交电商”、“直播”等网络交易活动中经营者的定位做出了明确规定。

针对强化平台责任问题,《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平台应当每六个月向居住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 平台应当建立对平台内经营活动的检查监控制度。 并及时处理和报告违法行为。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一些直播商家在直播过程中夸大虚假宣传产品的功效,并在直播结束后立即删除视频。 这份《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用于网络交易的直播视频必须保存三年以上,今后可以为消费者遇到问题后维权提供证据支撑也意味着今后直播过程中出现虚假宣传的,将作为证据保留,并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