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1)

【信源】上海地铁维护保障中心

【编辑】Ddmetro

扛起50列车调试验收重任的蓝衣“追风少年”

记维保车辆分公司5号线南延伸项目组

在配合5号线南延伸项目的一千二百余个昼夜中,在“边运营、边改造”的过程中,在没有检修车的困难面前,维保车辆分公司5号线南延伸项目组4名成员各司其职,通过调整检修、验收调试等方案,按时交付33列6编新车,完成17列4编既有列车改造调试验收任务,确保了在此阶段列车的稳定运行,没有重大故障以及清客救援故障发生。并在南延伸开通后,全面保驾,维护运营安全。

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2)

去年底,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在攻克了各种困难后开通。在这背后,车辆分公司5号线南延伸项目组和建设运营人员一起默默地付出了巨大的辛勤的汗水。在“边运营、边改造”模式下,4/6节编组车混跑运营,难度之大显而易见。5号线车辆项目组成员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历时一千二百余个昼夜全程参与并完成了南延伸工程的改造工作。

5号线南延伸车辆项目起始于2015年5月,包括既有的17列4节编组车辆和新购的33列6节编组车辆。17列4节编组车辆通过升级信号CBTC系统并对车辆的部分设计进行更新,以满足运营需求。项目组由4人组成:项目经理施浚珲、项目助理唐浩、项目成员朱雨田和朱云峰。团队按照RACI法则,四个成员根据当责者、负责者、咨询者、告知者四种角色进行划分,各尽其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攻克“五难”,完成了各项任务。

信号改造无备车 精心调整保障运营

5号线既有的17列4节编组列车,按正线要求15列车投入运营。为了配合南延伸开通,需要陆续将4节编组列车下线进行信号改造。

在保证运营15列车的前提下,下线一列老车实施改造,一列老车实施架大修,几乎没有检修车。面对这一困难,施浚珲作为当责者召集相关部门和厂商共同商讨,调整检修时间和规程,调整相关节点,并确定一系列保驾方案,确保了在此阶段列车的稳定运行,没有重大故障以及清客救援故障发生。

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3)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3)

分段开通调试难 修改计划节省时间

5号线因线路分段开通,使车辆正线型式试验的难度大大提升,根据实际情况,项目组多次修改试验计划,科学合理地调整试验内容,合并同类项,高效地节省了试验时间。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开通前完成了全部项目。

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3)

新车调试任务重 老车改造合理安排

按照合同要求,5号线6节编组33列新车从首列车交付开始,平均每个月需交付3列新车,期间还有老车的改造调试验收工作。

面对这艰巨的任务,项目团队与相关单位沟通后,合理地编排进车计划,消除盲目进车、积压未调试列车的情况。通过编制首列车调试验收规程,制定标准调试模板,专人专项负责制等一系列措施,做到按时交付新车的同时,又能合理安排老车调试进度,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任务。

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3)

夜间试验时间紧 有序操作规避风险

在“边运营,边改造”模式下,夜间型式试验的实际有效工作时间仅有3小时左右,唐浩与朱雨田共同召集供应商进行技术研究,确定在相同条件下,合并进行型试试验,有效节约试验时间。

为保证夜间施工安全有序,项目组成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完成了型式大纲内所需的型式试验内容。朱云峰作为现场调试验收者,对现场开口项跟踪协调,闭环。有一次试验,设备突发故障,眼看调试发车时间到了。唐浩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紧急研讨,通过电路图分析,确定故障部位,随即更换备品备件,确保夜间试验顺利进行,有效规避工作风险。

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3)

面对新车新司机 全面保驾措施到位

5号线大部分列车存在行驶公里数偏少、正处于磨合期的情况,并且大部分司机为新司机,缺少应变的经验。对此,运营保障团队编制详细的试运营保障计划。

保障计划包括:颛桥OCC驻点人员负责与运营单位沟通解释,针对列车状态以及突发故障进行专业化分析,避免过度操作和深化故障;重点车站定点驻勤(莘庄、东川路、奉贤新城),在两头折返线及载客的起点/终点设置专业车辆人员定点保驾,及时与司机沟通,消除司机疑虑以及在折返线进行车辆状态确认、轻微故障消除等工作;随车保驾人员,收集信息,及时发布列车状态信息和指派相应专业人员进行处理;通过智能运维平台,项目组成员及时掌握新车运营状况,可以快速应对列车的突发情况。

开局4个人其他全靠拼「地铁追风者“开挂”搞定50列车」(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