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旧物、淘好物、卖二手货……闲置经济日益兴起——

防范物品再利用交易风险(一线调查·网络新观察⑦)

本报记者 钱宜斌

核心阅读

如今,很多人利用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将自己闲置的物品转让给他人。 二手电商和闲置经济不仅符合回收理念,而且很容易形成社区文化。 未来,在用户风险防范意识增强的同时,相关平台也需要提高运营水平,让买卖双方交易更安全、沟通更舒心。

二手电商、闲置经济不仅契合循环利用理念不谋而合(图1)

“出于好奇,我在网上发布了一套不适合我的化妆品,很快就有买家联系我,双方谈好价格后,通过物流公司发货,后续很顺利”。 在辽宁打工的小蒋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卖出了60多件商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小江这样的消费者尝试二手交易平台,以闲鱼、转转等为代表的一批在线二手交易平台迅速发展。 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二手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596.9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53.2%。

省钱、省力、方便

本着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平台上不仅有交易,还有交流

“随着低碳环保、回收利用等理念深入人心,不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二手交易平台倡导的‘再创造价值’理念不谋而合。”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维权部石孟慧心分析认为,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二手交易平台的用户可以同时拥有买家和卖家的双重身份,多样化的交易对象和更加社交化的交易体验。

“希望你能感受到我最真诚的祝福。” 今年4月,家住湖北武汉的张先生通过闲鱼平台找到了厦门的卖家,为孩子购买了一款电子键盘玩具。 收货时,他发现对方不仅送来了电子键盘玩具,还有书包、零食等物品。 卖家还在一起寄来的信中表达了对张先生及其家人的良好祝愿。 这个温暖的消息让不少网友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把口罩塞给买家,希望大家都健康。” “我还收到了写着‘加油’的卡片”……

二手电商、闲置经济不仅契合循环利用理念不谋而合(图2)

“二手平台上不仅有交易,还有交流和友谊。” 闲鱼CEO陈雷表示,闲鱼通过页面展示、信用评分、兴趣鱼塘、直播等手段,提升平台社区化水平; 尤其是其在线社区“鱼塘”,有基于服务地点的本地社区和基于兴趣分类的兴趣社区。 数据显示,闲鱼平台上约60%的闲置物品发布在真实邻居组成的“鱼塘”中。 “鱼塘”内的平均交易时间比“鱼塘”外快1/3。

注意鉴别,防止假冒诈骗

没有面对面交易、货物无证、伪劣产品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在上海工作的刘女士此前曾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购买过一台二手相机。 “结果收到货后相机就打不开,卖家说忘记送电池了,只是让我先确认一下收到货。” 然而,刘女士确认收到货后,并没有等到卖家的任何后续消息。 “经过专业人士检查后,我发现相机进水了正规卖挂平台,镜头和机身都损坏了。”

“交易的闲置物品多为二手货,缺乏相关凭证和证明的现象普遍存在,买家很难识别有意冒充不合格商品的卖家。”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二手交易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也是交易平台运营者,有责任提醒消费者注意二手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页面上的显着位置。 孟慧欣表示,目前,大多数用户按照流程注册后就可以发布闲置物品销售信息。 由于个别平台合规审核不严,给一些故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二手骗局”留下了空间。

二手电商、闲置经济不仅契合循环利用理念不谋而合(图3)

平台不严格履行责任,“买”和“卖”都惨不忍睹。 今年毕业的小郑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倒卖一些衣服、化妆品等。 “有买家‘拍下’了一个标价300元的包,收到货后坚称有质量问题,要求我退款100元。” 小郑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没有保留购买小票,所以没时间与对方纠缠。 ,最后协商退还给买家60元。

“二手平台上的卖家都不是正规资质的商家正规卖挂平台,出售的物品多为二手物品或非标产品,因此定价更便宜、更灵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认为,这构成了平台的优势。 也隐藏着隐患。

去年11月,江苏常州武进区警方成功抓获一个冒充二手平台、制作虚假链接实施网络诈骗的团伙。 专家指出,二手交易主要是面对面交易,建议买家尽量避免在收到物品前付款或通过该二手交易平台以外的支付方式付款。

多措并举强化监管

平台要完善真品认证、质量检测等管理措施,用户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手电商、闲置经济不仅契合循环利用理念不谋而合(图4)

今年6月,上海一名用户通过闲鱼“安心购”服务获得2600余元赔偿。 用户加入“安心购”服务后,一旦在平台合规实物交易中被骗,可以申请赔偿,最高赔偿金额可达5000元。 自2月份上线以来,已有超过840万用户加入“安心购”。

目前,售假货、劣质产品、维权困难等问题已成为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 陈雷表示,平台将根据用户举报及时删除商品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账号进行降级、冻结、封禁等处罚; 还将通过升级算法、加强人工审核等方式,提高防伪水平。

让卖家受到控制,同时也让买家受到控制。 目前,一些平台正在通过加强质检等方面完善交易流程。 例如,京东旗下二手电商平台拍拍自建二手检验中心,将检验流程引入产品的预上架和退换货环节。 对于恶意以次品换正品的买家,平台还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诈骗行为。 犯罪。

“平台作为整个交易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应将信用行为评估延伸至售后保障环节,对买卖双方形成有效约束。” 孟慧馨提议道。

“买卖双方都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薛军提醒用户,交易前应关注对方是否经过实名认证,信用状况如何; 在交易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证据,为维权做好准备。 申诉时向相应平台提供。

二手电商、闲置经济不仅契合循环利用理念不谋而合(图5)

(丁安忆参与采访及撰稿)

记者手记

让二手交易更省钱、更放心

简单的交易流程、丰富的商品种类、相对低廉的价格、丰富的社交经验构成了网上二手交易平台的优势。 然而,这些特征也很容易被逐利者利用。

选购二手货如何避免“掉坑”? 一方面,用户自身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事实上,投机者所使用的欺骗手段并不“新鲜”。 面对“低价”的诱惑,用户不能放松警惕。 另一方面,平台也应在信用体系建设、交易流程设计、配套服务完善等方面多下功夫,让闲置物品交易真正做到省钱、省心。